◎我国畜禽使用抗生素概况
采访开始后,张教授首先对我国畜禽生产使用抗生素的总体概况做了详尽的介绍:
首先,根据2013年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年产抗生素21万吨,内消18万吨,其中动物为9.7万吨,约占54%;饲料企业用抗生素30~35亿元,其中抗革兰阴性菌约为5亿元,抗革兰阳性菌及广谱抗生素合计25~30亿元。
其次,从畜禽种类来看,生猪饲料中抗生素的添加成本最高,其次为肉鸡和肉鸭全价料添加剂,蛋鸡次之。
第三,2010年WHO会议显示:中国养猪、鸡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抗生素使用最多的国家。2010年统计的世界各国抗生素用量对比结果显示:每生产 1千克猪肉,使用抗生素丹麦为30 mg、美国为300 mg、中国则超过1000 mg。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长期使用及滥用抗生素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屡见不鲜:
第一,多重耐药菌危害动物并由食物链向人传递、扩散:由于畜禽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使用有害菌和病原菌产生多重耐药性,不仅导致畜禽药物选择性减少,用药剂量增加,治疗费用升高,还导致生态破坏加剧;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指出,抗生素耐药存在严重威胁,全球114个国家的调查发现,所有地区都存在抗生素耐药问题;汤森路透社报道显示肉鸡饲料中发现超级细菌,这种肠球菌对目前肉鸡用所有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第二,药物残留危害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还会诱发癌症、畸形、过敏、急慢性中毒及不明原因的疾病风险增加,肥胖病增加。
第三,以药物原型或代谢物形式经粪尿排泄物污染生态环境。
第四,可能诱导细菌、病毒变异:出现非典型病毒,我国畜禽每年因病死亡损失200~250亿元。
第五,抗生素可改变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同时降低肠绒毛的生长发育,后期生长不佳。
第六,许多抗生素(尤其β-内酰胺类)在杀死细菌的同时,也能促使内毒素脂多糖从细菌胞膜上释放出来,常导致内毒素—脂多糖(LPS)大量积聚,引起炎症反应。
◎解决我国动物抗生素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对于解决我国动物抗生素滥用问题,张教授提出了“七字”建议:
减:大幅度减少饲料用抗生素的种类和数量,如欧盟第一步仅保留4种,从限、再限到全禁共12年(6+6);
禁:先禁一批毒性和危害面较广的,如砷制剂类抗生素——对氨基苯砷酸等,以及其他危害大且人畜共有的抗生素;
控(管):订法规,严控休药期,违者重罚数十至数百倍;
降:提高《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上限,减少药物残留;
替:加大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力度,如植物提取物(中草药)、功能益生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功能性肽蛋白或多肽类抗菌剂如抗菌抗病毒肽类、免疫肽、抗炎肽等;新型生物兽药(即具有高效无毒或低毒、无残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药物)的研发;
分:对无抗和用抗畜禽产品制订分类价格,政府引导,有抗低价,无抗高价;
宣:多种媒体宣好罚坏,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从“五个健康”的角度全面理解“健康养殖”深刻内涵
在谈到“健康养殖”时,张教授首先认为“推动健康养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同时张教授还强调要从“五个健康”的角度来全面理解“健康养殖”的概念:
第一,饲料要健康(如不能添加抗生素的使用,饲料原料要安全等);
第二,环境要健康(如空气,水源,土壤等都要健康);
第三,动物要健康(如动物肠道要健康,不易发病等);
第四,动物产品要健康(无抗生素残留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
第五,产业链要健康(产业链不健康就无法持续经营下去)。
这“五个健康”环环相扣,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健康养殖”的完整体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养殖”都无法实现。
◎加强养殖现场的抗生素耐药性普查工作刻不容缓
“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抗生素的使用与禁用问题上,同样应该如此,加强对于养殖现场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或普查工作:一方面会使得抗生素的使用更具有针对性,减少浪费,降低由于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药残、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官方出台相应的抗生素禁用政策与法规提供事实依据。